行旃
- 拼音xíng zhān
- 注音ㄒ一ㄥˊ ㄓ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行旃[ xíng zhān ]
⒈ ?帝王或高官出行時(shí)所樹的大旗。
引證解釋
⒈ ?帝王或高官出行時(shí)所樹的大旗。
引隋 江總 《贈(zèng)賀左丞蕭舍人》詩:“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干。”
唐 儲(chǔ)光羲 《滎陽馬氏二子》詩:“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span>
行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旃 | zhān | 方 | 10畫 | 基本字義 旃 zhān(ㄓㄢ) ⒈ ?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 ⒉ ?同“氈”。 ⒊ ?文言助詞,相當(dāng)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異體字 ? 旜 襢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ilk banner with bent pole |
行 | háng xíng | 行 | 6畫 | 基本字義 行 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間。羅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幾? ⒊ ?步行的陣列。 ⒋ ?量詞。用于成行的東西:淚下兩行。 ⒌ ?某些營業(yè)所:銀行?;ㄐ?。商行。 ⒍ ?行業(yè):同行。各行各業(yè)。 ⒎ ?用長(zhǎng)的針腳成行地連綴:行棉襖。行幾針。 其他字義 行 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yuǎn)自邇。 ⒉ ?出外時(shí)用的:行裝。行篋。行李。 |
行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行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