膰俎
- 拼音fán zǔ
- 注音ㄈㄢˊ ㄗ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膰俎[ fán zǔ ]
⒈ ?盛膰肉的祭器。亦借指祭肉。
引證解釋
⒈ ?盛膰肉的祭器。亦借指祭肉。
引《史記·孔子世家》:“桓子 受 齊 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 孔子 遂行?!?br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君臣淫荒三日,不聽國政;郊,又不致膰俎; 孔子 遂行。”
膰俎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俎 | zǔ | 人 | 9畫 | 基本字義 俎 zǔ(ㄗㄨˇ) ⒈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⒉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⒊ ?姓。 異體字 且 爼 造字法 會意:從半肉在且上 English chopping board or block; painted |
膰 | fán pán | 月 | 16畫 | 基本字義 膰 fán(ㄈㄢˊ) ⒈ ?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⒉ ?送給祭肉:“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 其他字義 膰 pán(ㄆㄢˊ) ⒈ ?大腹。 異體字 ? 造字法 形聲:從月、番聲 English to cook meat for a sacrifice or offering |
膰俎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膰俎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