葧臍
- 拼音bó qí
- 注音ㄅㄛˊ ㄑ一ˊ
- 繁體葧臍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葧臍[ bó qí ]
⒈ ?即荸薺。又名烏芋。
引證解釋
⒈ ?即荸薺。又名烏芋。參見“荸薺”。
引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五·烏芋》:“烏芋,其根如芋而色烏也。鳧喜食之,故《爾雅》名鳧茈,遂訛為鳧茨,又訛為荸薺?!?br />《說文·艸部》“芍,鳧茈也”清 段玉裁 注:“今人謂之葧臍,即鳧茈之轉語?!?/span>
葧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臍 | qí | 月 | 10畫 | 基本字義 臍(臍) qí(ㄑ一ˊ) ⒈ ?肚子上臍帶脫落的痕跡。臍帶是胎兒肚子中間連結母體胎盤以吸取營養(yǎng)的管子:肚臍。 ⒉ ?螃蟹腹部下面的甲殼:尖臍(雄性)。團臍(雌性)。 異體字 臍 ? 漢英互譯 hilum、navel、omphalos、umbilicus English abdominal area of crab; navel |
葧 | bó | 艸 | 12畫 | 基本字義 葧 bó(ㄅㄛˊ) ⒈ ?花蕊。 異體字 |
葧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葧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