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旃
- 拼音jīng zhān
- 注音ㄐ一ㄥ ㄓ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旌旃[ jīng zhān ]
⒈ ?泛指旗幟。
引證解釋
⒈ ?泛指旗幟。
引《后漢書·劉玄傳論》:“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br />《北史·隋紀(jì)上·高祖文帝》:“旌旃舟檝,橫亙數(shù)千里?!?br />明 王世貞 《將軍行》:“紅顏夫人婦,懸首映旌旃?!?/span>
旌旃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旃 | zhān | 方 | 10畫 | 基本字義 旃 zhān(ㄓㄢ) ⒈ ?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 ⒉ ?同“氈”。 ⒊ ?文言助詞,相當(dāng)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異體字 ? 旜 襢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ilk banner with bent pole |
旌 | jīng | 方 | 11畫 | 基本字義 旌 jīng(ㄐ一ㄥ) ⒈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銘(舊時(shí)喪禮,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 ⒉ ?表揚(yáng):旌表。 異體字 旍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 to signal |
旌旃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旌旃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