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謁
- 拼音bì yè
- 注音ㄅ一ˋ 一ㄝˋ
- 繁體詖謁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诐謁[ bì yè ]
⒈ ?謂險诐不正,以私事謁見請托。語本《詩·周南·卷耳序》:“內(nèi)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诐私謁之心?!?/p>
引證解釋
⒈ ?謂險詖不正,以私事謁見請托。
引語本《詩·周南·卷耳序》:“內(nèi)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晉書·后妃傳序》:“淫荒挺性,蔑西郊之禮容;婉孌含辭,作南國之奇態(tài)。詖謁由斯外入,穢德於是內(nèi)宣?!?br />《清史稿·后妃傳序》:“二百數(shù)十年,壼化肅雍,詖謁蓋寡,內(nèi)鮮燕溺匹嫡之嫌,外絶權(quán)戚蠹國之釁,彬彬盛矣。”
诐謁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謁 | yè | 讠 | 11畫 | 基本字義 謁(謁) yè(一ㄝˋ) ⒈ ?拜見:謁見。拜謁。進謁。 ⒉ ?說明,陳述,告發(fā):請謁其故。 ⒊ ?請求:謁歸。謁醫(yī)。 ⒋ ?名帖:“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 ⒌ ?掌管晉見的近待。 異體字 謁 漢英互譯 call on、pay one's respect to 造字法 形聲:從讠、曷(hé)聲 English visit, pay respects |
诐 | bì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诐(詖) bì(ㄅ一ˋ) ⒈ ?偏頗,邪僻:诐行。诐辭。 異體字 詖 造字法 形聲:從讠、皮聲 English argue; biased; one-sided |
诐謁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诐謁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