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溆子
- 拼音wén xù zǐ
- 注音ㄨㄣˊ ㄒㄨˋ ㄗˇ
- 繁體文漵子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文溆子[ wén xù zǐ ]
⒈ ?亦作“文敘子”。
⒉ ?樂曲名。唐代俗講僧文溆(或作文敘、文淑)善吟經(jīng),講唱變文,聲音婉轉(zhuǎn)動(dòng)人。因效其聲調(diào),制成樂曲,故名。
引證解釋
⒈ ?見“文溆子”。亦作“文敘子”。樂曲名。 唐 代俗講僧 文溆 (或作 文敘、文淑 )善吟經(jīng),講唱變文,聲音婉轉(zhuǎn)動(dòng)人。因效其聲調(diào),制成樂曲,故名。參閱 唐 趙璘 《因話錄·角》、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
引《太平廣記》卷二〇四引 唐 盧言 《盧氏雜說·文宗》:“文宗 善吹小管。時(shí)法師 文溆 為入內(nèi)大德,一日得罪流之。弟子入內(nèi),收拾院中籍入家具輩,猶作法師講聲。上採其聲為曲子,號‘文溆子’?!?br />溆,一本作“漵”。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文敘子》:“《文敘子》, 長慶 中俗講僧 文敘 善吟經(jīng),其聲宛暢,感動(dòng)里人。樂工 黃米飯 依其念四聲 觀世音菩薩,乃撰此曲。”
文溆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⒊ ?動(dòng)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溆 | xù | 氵 | 12畫 | 基本字義 溆 xù(ㄒㄨˋ) ⒈ ?〔溆水〕水名,在中國湖南省。 ⒉ ?水邊。 異體字 漵 潊 ? 造字法 形聲:從氵、敘聲 English river in Hunan |
文 | wén | 文 | 4畫 | 基本字義 文 wén(ㄨㄣˊ) ⒈ ?事物錯(cuò)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⒉ ?刺畫花紋:文身。 ⒊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⒋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guān)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苑。文獻(xiàn)(指有歷史價(jià)值和參考價(jià)值的圖書資料)。文采(a.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b.錯(cuò)雜艷麗的色彩)。 ⒌ ?人類勞動(dòng)成果的總結(jié):文化。文物。 ⒍ ?自然界的某些現(xiàn)象:天文。水文。 ⒎ ?舊時(shí)指禮節(jié)儀式:虛文。繁文縟節(jié)(過多的 |
文溆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文溆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