獦蚤
- 拼音gé zǎo
- 注音ㄍㄜˊ ㄗㄠˇ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獦蚤[ gé zǎo ]
⒈ ?跳蚤。
引證解釋
⒈ ?跳蚤。
引清 唐訓(xùn)方 《里語(yǔ)徵實(shí)》卷中之上:“蚤曰獦蚤……九九八十一,窮漢受苦畢,纔要伸腳睡,蚊蟲獦蚤出。”
獦蚤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蚤 | zǎo | 蟲 | 9畫 | 基本字義 蚤 zǎo(ㄗㄠˇ) ⒈ ?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和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通稱“跳蚤”、“虼蚤”。 ⒉ ?古同“早”。 ⒊ ?古同“爪”。 異體字 ? ? 漢英互譯 flea 造字法 形聲:從蟲、叉聲 English flea; louse |
獦 | gé liè xiē | 犭 | 15畫 | 基本字義 獦 gé(ㄍㄜˊ) ⒈ ?〔獦狚( dàn )〕古書上說(shuō)的一種獸,形狀像狼,聲音像豬,吃人。 其他字義 獦 liè(ㄌ一ㄝˋ) ⒈ ?古同“獵”,打獵,捕捉禽獸。 ⒉ ?姓。 其他字義 獦 xiē(ㄒ一ㄝ) ⒈ ?短嘴狗。 異體字 獵 猲 |
獦蚤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獦蚤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