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芻
- 拼音lóng chú
- 注音ㄌㄨㄥˊ ㄔㄨˊ
- 繁體龍芻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龍芻[ lóng chú ]
⒈ ?即龍須草??勺黢R料,故稱。
引證解釋
⒈ ?即龍須草??勺黢R料,故稱。參見“龍鬚草”。
引曾慥 《類說》卷五引 晉 王嘉 《拾遺記》:“東海 有島曰 龍駒川,穆天子 養(yǎng)八駿處。島中有草名龍芻,馬食之,日行千里。”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題達(dá)上人藥圃》之二:“教疏兔鏤金弦亂,自擁龍芻紫汞肥?!?br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四·石龍芻》:“刈草包束曰芻,此草生水石之處,可以刈束養(yǎng)馬,故謂之龍芻?!?/span>
龍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龍 | lóng | 龍 | 5畫 | 基本字義 龍(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dòng)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diǎn)睛。龍?bào)椿⒕帷?⒉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⒊ ?封建時(shí)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bào)w。龍袍。 ⒋ ?姓。 異體字 龍 竜 龒 ? ? 漢英互譯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芻 | chú | 刀 | 5畫 | 基本字義 芻(芻) chú(ㄔㄨˊ)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芻秣(飼養(yǎng)牛馬的草料)。反芻。 ⒉ ?割草:芻蕘(割草稱“芻”,打柴稱“蕘”。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芻言(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芻議(同“芻言”)。 ⒊ ?草把:芻靈(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馬)。 異體字 芻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
龍芻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龍芻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