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齊
- 拼音sàn qí
- 注音ㄙㄢˋ ㄑ一ˊ
- 繁體散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散齊[ sàn qí ]
⒈ ?亦作“散齋”。
⒉ ?古禮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樂不吊,謂之“散齋”。齊,后多作“齋”。
⒊ ?謂齋戒期滿。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散齋”。
⒉ ?古禮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樂不吊,謂之“散齋”。齊,后多作“齋”。
引《禮記·祭義》:“致齊於內(nèi),散齊於外?!?br />鄭玄 注:“散齊,七日不御不樂不弔耳。”
《禮記·祭統(tǒng)》:“散齊七日以定之,致齊三日以齊之?!?br />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歲等壇,行散齋,即在宮中齋戒,以別于祭天地等之行致齋。 漢 馬融 《東巡頌》:“散齋既畢,越翼良辰,棫槱增構(gòu),烈火燔燃?!?br />《宋書·禮志一》:“殷祠,皇帝散齋七日,致齋三日。”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天地、宗廟、神州地祇、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宮貴神、蠟祭百神、太廟奏告,并為大祠,散齋四日,致齋三日?!?/span>
⒊ ?謂齋戒期滿。
引唐 白居易 《五月齋戒罷宴徹樂》詩:“散齋香火今朝散,開素盤筵后日開?!?/span>
散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散 | sàn sǎn | 攵 | 12畫 | 基本字義 散 sàn(ㄙㄢˋ) ⒈ ?分開,由聚集而分離:分散。解散。渙散。散落。散失。散逸。 ⒉ ?分布,分給:散布。散發(fā)( fā )。天女散花。 ⒊ ?排遣:散心。散悶( mèn )。 ⒋ ?解雇:他干的不好,讓那家飯店給散了。 其他字義 散 sǎn(ㄙㄢˇ) ⒈ ?沒有約束,松開:松散。散漫。懶散。散曲。散記。散板。散文。披散頭發(fā)。 ⒉ ?分開的,分離的:散居。散亂。散座。散兵游勇。 ⒊ ?零碎的:散碎。散裝。散頁。 ⒋ ?中醫(yī)稱藥末:散劑。丸 |
齊 | qí jì zī zhāi | 齊 | 6畫 | 基本字義 齊(齊) qí(ㄑ一ˊ) ⒈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⒉ ?達(dá)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 ⒊ ?同時(shí);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xié)力。一齊前進(jìn)。 ⒋ ?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 ⒌ ?中國(guó)周代諸侯國(guó)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 ⒍ ?中國(guó)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 其他字義 齊(齊) jì(ㄐ一ˋ) ⒈ ?調(diào)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yī)者齊藥也。后作“劑”。 ⒉ ?藥劑:處齊 |
散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散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