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
- 拼音lǐ yōng
- 注音ㄌ一ˇ ㄩ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李邕[ lǐ yōng ]
⒈ ?(678-747)唐代書法家。字泰和,揚(yáng)州江都(今屬江蘇)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薄9の?,長于碑頌。善行書,筆力沉雄。有碑刻《麓山寺碑》等存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李北海集》。
國語辭典
李邕[ lǐ yōng ]
⒈ ?人名。(西元678~747)?字泰和,揚(yáng)州江都(今江蘇省)?人,為李善之子。唐代書法家。玄宗時(shí)任北海太守,世稱為「李北海」。為人剛正不屈,后為李林甫所害。精書法,初學(xué)王羲之,復(fù)自成一格。擅以行楷寫碑,筆力雄渾,風(fēng)骨勁拔。有《李北海集》,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xùn)碑〉等。
李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邕 | yōng | 邑 | 10畫 | 基本字義 邕 yōng(ㄩㄥ) ⒈ ?古同“雍”,和睦,和諧。 ⒉ ?古同“壅”,堵塞。 ⒊ ?〔邕江〕水名,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⒋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的別稱。 異體字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former or literary name for Nanning (in Guangxi) |
李 | lǐ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李 lǐ(ㄌ一ˇ) ⒈ ?落葉小喬木,果實(shí)稱“李子”,熟時(shí)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bào)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huì)感動(dòng)別人)。 ⒉ ?姓。 ⒊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異體字 ? 造字法 會(huì)意:從木、從子 English plum; judge; surname |
李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李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