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
- 拼音hé xī
- 注音ㄏㄜˊ ㄒ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河西[ hé xī ]
⒈ ?泛指黃河以西之地,春秋戰(zhàn)國(guó)時(shí),把黃河南段之西今山西、陜西兩省交界處。漢、唐時(shí)多指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的地區(qū)。唐玄宗時(shí)置河西節(jié)度使管轄甘肅及河西走廊。
英Hexi region;
引證解釋
⒈ ?春秋、戰(zhàn)國(guó) 時(shí)指今 山西、陜西 兩省間 黃河 南段之西。
引《左傳·文公十三年》:“秦伯 師于 河西?!?br />漢 唐 時(shí)指今 甘肅、青海 兩省 黃河 以西,即 河西走廊 與 湟水 流域。 《漢書·霍去病傳》:“渾邪王 以眾降數(shù)萬,開 河西 酒泉 之地?!?br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兩河 之地,太半未收; 隴右、河西,皆沒戎狄?!?/span>
國(guó)語辭典
河西[ hé xī ]
⒈ ?泛指黃河以西的地區(qū),包括今陜西、甘肅兩省,綏遠(yuǎn)省鄂爾多斯,寧夏省額濟(jì)納、阿拉善等旗。也作「河右」。
英語land 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Shaanxi, Qinghai and Gansu provinces
河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西 | xī | 覀 | 6畫 | 基本字義 西 xī(ㄒ一) ⒈ ?方向,太陽落下的一邊,與“東”相對(duì):西面。西曬。西域。西方。西席(舊時(shí)對(duì)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亦稱“西賓”)。西宮(借指妃嬪)。 ⒉ ?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多指歐美各國(guó)):西學(xué)。西畫。西餐。西醫(yī)。 ⒊ ?姓。 異體字 棲 覀 ? 鹵 卥 漢英互譯 west、Western 相關(guān)字詞 中、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
河 | hé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河 hé(ㄏㄜˊ) ⒈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wǎng)。河運(yùn)。內(nèi)河。 ⒉ ?特指中國(guó)黃河:河套。河防。 ⒊ ?指“銀河系”:天河。河漢。 異體字 漢英互譯 river 造字法 形聲:從氵、可聲 English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
河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河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