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市
- 拼音qì shì
- 注音ㄑ一ˋ ㄕˋ
- 繁體棄市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棄市[ qì shì ]
⒈ ?《禮記·王制》:“刑人于市,與眾棄之?!北局甘苄塘P的人皆在街頭示眾,民眾共同鄙棄之,后以“棄市”專指死刑。代指應(yīng)受棄市之刑者。
引證解釋
⒈ ?棄,同“棄”。本指受刑罰的人皆在街頭示眾,民眾共同鄙棄之,后以“棄市”專指死刑。
引《禮記·王制》:“刑人於市,與眾棄之?!?br />《漢書·景帝紀(jì)》:“﹝中元﹞二年春二月……改磔曰棄市,勿復(fù)磔?!?br />顏師古 注:“磔,謂張其尸也。棄市,殺之於市也?!?br />宋 秦觀 《盜賊中》:“今盜賊之法,可謂密矣。強(qiáng)盜得財(cái)滿匹及傷人者輙棄市?!?br />章炳麟 《鳷鵲案戶鳴》詩(shī):“按條當(dāng)棄市,銜寃欲愬誰?”
⒉ ?代指應(yīng)受棄市之刑者。《漢書·淮南厲王劉長(zhǎng)傳》作“棄市”。
引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詩(shī):“棄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br />棄之于市。謂處死刑。語出《禮記·王制》:“刑人於市,與眾棄之。”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長(zhǎng) 當(dāng)棄市,臣請(qǐng)論如法。”
國(guó)語辭典
棄市[ qì shì ]
⒈ ?古代于鬧市執(zhí)行死刑,并將尸體棄置街頭示眾,稱為「棄市」。語本后用以代稱死罪。
引《禮記·王制》:「刑人于市,與眾棄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有敢偶語詩(shī)、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三國(guó)演義·第一一五回》:「卒非撻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當(dāng)棄市?!?/span>
棄市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市 | shì | 巾 | 5畫 | 基本字義 市 shì(ㄕˋ) ⒈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chǎng))。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xiàn)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⒉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 ⒊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業(yè)、文化發(fā)達(dá)的地方:城市。都( dū )市。市鎮(zhèn)。 ⒋ ?一種行政區(qū)劃,有中央直轄和?。ㄗ灾螀^(qū))轄等:北京市。南京市。 ⒌ ?中國(guó)人民習(xí)慣使用的度量衡單位:市制。市尺。市斤。 異體字 芾 漢英互譯 city、town 造字 |
棄 | qì | 廾 | 7畫 | 基本字義 棄 qì(ㄑ一ˋ) ⒈ ?舍去,扔掉:拋棄。遺棄。棄權(quán)。棄市(古代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街頭)。棄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棄養(yǎng)(父母死亡的婉辭)。棄置不顧。棄瑕錄用。 異體字 棄 漢英互譯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相關(guān)字詞 取 造字法 原為會(huì)意 English reject, abandon, discard |
棄市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棄市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