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
- 拼音fú yú
- 注音ㄈㄨˊ ㄩˊ
- 繁體扶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扶余[ fú yú ]
⒈ ?古國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晉太康年間為鮮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復(fù)受他族頻頻襲擾,至南朝宋、齊間消亡。參閱《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國》、《晉書·四夷傳·夫馀國》。后借為假托的國名。
⒉ ?復(fù)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見《金石萃編·唐贈(zèng)泰師孔宣公碑》陰《干封祭文》。
引證解釋
⒈ ?古國名。位于 松花江 平原。 晉 太康 年間為 鮮卑族 慕容氏 所破,后復(fù)受他族頻頻襲擾,至 南朝 宋、齊 間消亡。參閱《后漢書·東夷傳·夫馀國》、《晉書·四夷傳·夫馀國》。后借為假托的國名。
引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入 扶餘國?!?br />古直 《虬髯客》詩:“萬丈紅光海外起,坐擁 扶餘 作天子。”
⒉ ?復(fù)姓。 唐 有司稼正卿 扶馀隆。見《金石萃編·唐贈(zèng)泰師孔宣公碑》陰《乾封祭文》。
扶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余 | yú | 人 | 7畫 | 基本字義 余(餘) yú(ㄩˊ) ⒈ ?我:“余將老”。 ⒉ ?剩下來的,多出來的:剩余。余糧。余興。余悸。余孽。節(jié)余。余生。余蔭(指前人的遺澤,遺留的庇蔭)。余勇可賈(gǔ)(還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來)。 ⒊ ?十、百、千等整數(shù)或名數(shù)后的零數(shù):十余人。 ⒋ ?后:“勞動(dòng)之余,歡歌笑語?!?⒌ ?農(nóng)歷四月的別稱。 ⒍ ?姓。 異體字 餘 豫 馀 漢英互譯 beyond、I、more than、over、remaining、surplus 相關(guān)字詞 缺 造字法 形聲:從人、舍省聲 English I |
扶 | fú | 扌 | 7畫 | 基本字義 扶 fú(ㄈㄨˊ) ⒈ ?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扶。扶正。扶老攜幼。 ⒉ ?幫助,援助:扶養(yǎng)。扶植。扶危濟(jì)困。 ⒊ ?用手按著或把持著:扶梯。沙發(fā)扶手。 ⒋ ?姓。 異體字 ? 榑 漢英互譯 help sb. up、support with hand 造字法 形聲:從扌、夫聲 English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
扶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扶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