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 拼音zhōng yuán
- 注音ㄓㄨㄥ ㄩㄢˊ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中原[ zhōng yuán ]
⒈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例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英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⒉ ?平原;原野。
英plain;
引證解釋
⒈ ?原野之中。
引《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br />鄭玄 箋:“中原,原中也?!?br />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肝腦涂中原,膏液潤野草?!?br />《三國志·魏志·郭嘉傳》:“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dú)行中原也。”
魯迅 《無題》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
⒉ ?地區(qū)名。廣義指整個 黃河 流域,狹義指今 河南 一帶。
引《國語·晉語三》:“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雖微 秦國,天下孰弗患?”
三國 蜀 諸葛亮 《出師表》:“當(dāng)奬帥三軍,北定中原?!?br />《文選·謝靈運(yùn)<述祖德>》詩:“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br />李善 注:“中原,謂 洛陽 也?!?br />宋 陸游 《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反正我是南國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禮節(jié)的?!?/span>
⒊ ?泛稱 中國。
引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議院》:“況今中原大局,列國通商,勢難拒絶,則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國語辭典
中原[ zhōng yuán ]
⒈ ?平原之中。
引《詩經(jīng)·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賢人君子肝腦涂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span>
⒉ ?黃河下游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陜西的東部。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帥三軍,北定中原。」
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⒊ ?中國。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德既昭,武節(jié)是宣,三農(nóng)之隙,曜威中原?!?br />唐·魏征〈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span>
英語Central Pla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including Henan, western Shandong, southern Shanxi and Hebei
德語zentrale Gebiete Chinas (S, Geo)?
法語Plaine centrale (Chine)?
中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中 | zhōng zhòng | 丨 | 4畫 | 基本字義 中 zhōng(ㄓㄨㄥ) ⒈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āng)( dàng )中。中原。中華。 ⒉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⒊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jìn)行)。中等。中流砥柱。 ⒋ ?表示動作正在進(jìn)行:在研究中。 ⒌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⒍ ?適于,合于:中看。 其他字義 中 zhòng(ㄓㄨㄥˋ) ⒈ ?恰好合上:中選。中獎。中意(會意,滿意)。 ⒉ ?受到,遭受:中毒。中計。 ⒊ ?科 |
原 | yuán | 廠 | 10畫 | 基本字義 原 yuán(ㄩㄢˊ) ⒈ ?最初的,開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⒉ ?本來:原樣。原型。原址。原主。 ⒊ ?諒解,寬容:原宥。原諒。 ⒋ ?寬廣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⒌ ?同“塬”。 異體字 元 厡 羱 邍 漢英互譯 former、original 相關(guān)字詞 本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
中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中原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