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始
- 拼音wǔ shǐ
- 注音ㄨˇ ㄕ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始[ wǔ shǐ ]
⒈ ?《春秋》紀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謂之“五始”。指物質構成的五種變化過程。
引證解釋
⒈ ?《春秋》紀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謂之“五始”。
引《漢書·王褒傳》:“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tǒng)而已?!?br />顏師古 注:“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是為五始?!?br />隋 牛弘 《請開獻書之路表》:“孔子 以大圣之才……正五始而修《春秋》,闡十翼而宏《易》道?!?br />《舊唐書·肅宗紀》:“《春秋》五始,義在體元,惟以紀年,更無潤色?!?/span>
⒉ ?指物質構成的五種變化過程。
引遼 希麟 《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引《三五歷記》:“氣象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也。氣象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也。質形已具,謂之太極也。斯為五始也?!?/span>
五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始 | shǐ | 女 | 8畫 | 基本字義 始 shǐ(ㄕˇ) ⒈ ?起頭,最初,與“終”相對:開始。始終。始祖。始創(chuàng)。周而復始。 ⒉ ?才,剛才:方始。始悟(才覺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異體字 乨 兘 漢英互譯 begin 相關字詞 初、末、終 造字法 形聲:從女、臺聲 English begin, start; then, only then |
五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