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律
- 拼音yīn lǜ
- 注音一ㄣ ㄌㄩˋ
- 繁體陰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陰律[ yīn lǜ ]
⒈ ?陰氣。
⒉ ?即陰呂。
⒊ ?迷信指陰間律法。
引證解釋
⒈ ?陰氣。參見“陰氣”。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
詹鍈 義證:“陰律,陰氣,古代用音律辨別氣候,所以也可以用陰律代替陰氣。”
唐 駱賓王 《晚泊江鎮(zhèn)》詩:“四運移陰律,三翼泛陽侯。”
唐 裴度 《至日登樂游園》詩:“陰律隨寒改,陽和應(yīng)節(jié)生?!?/span>
⒉ ?即陰呂。參見“陰呂”。
引《宋史·樂志四》:“陰窮則歸本,故應(yīng)鐘自生陰律;陽窮則歸本,故仲呂自歸陽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自子至巳為陽律、陽呂,自午至亥為陰律、陰呂。”
⒊ ?迷信指陰間律法。
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鬼神之責(zé)人,一二行事之失,猶可以善抵,至罪在心術(shù),則為陰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來可也。”
陰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陰 | yīn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陰(陰) yīn(一ㄣ) ⒈ ?中國古代哲學(xué)認(rèn)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zhì)的兩大對立面諸一,與“陽”相對: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差陽錯。陰盛陽衰。陰虛生熱。圖形:?(U+268B)。 ⒉ ?指“月亮”:太陰(月亮)。陰歷。 ⒊ ?帶負(fù)電的:陰電。陰極。陰離子。 ⒋ ?云層較厚,遮住陽光:陰沉。陰雨。陰郁(亦指憂郁,不開朗)。陰霾。 ⒌ ?不見陽光,亦指不見陽光的地方:陰面。陰干( gān )。陰涼,陰影。山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 |
律 | lǜ | 彳 | 9畫 | 基本字義 律 lǜ(ㄌㄩˋ) ⒈ ?法則,規(guī)章:紀(jì)律。法律。定律。規(guī)律。清規(guī)戒律。律師。 ⒉ ?約束:律己。 ⒊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biāo)準(zhǔn),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shù)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shù)的六個管稱“呂”,后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tǒng)稱)。 ⒋ ?舊詩的一種體裁:律詩。 ⒌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res |
陰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陰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