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巾
- 拼音fāng jīn
- 注音ㄈㄤ ㄐ一ㄣ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方巾[ fāng jīn ]
⒈ ?明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
⒉ ?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引證解釋
⒈ ?明 代文人、處士所戴的軟帽。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仕宦譴歸服飾》:“故相 商淳安 召還時,尚未復官,及詣闕……見朝及陛見,戴方巾,穿圓領,繫絲絳,蓋用 楊廉夫 見 太祖 故事?!?br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寳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br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擬俊士帽則用方巾,或緞或紬。”
⒉ ?指舊時行婚禮時新娘頭上所覆的紅方帕。
引《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到那一日,大吹大擂……一派細樂,引進洞房。揭去方巾,見那新娘子 辛小姐,真有沉魚落雁之容。”
國語辭典
方巾[ fāng jīn ]
⒈ ?明代文人所戴的頭巾。
引《金瓶梅·第四二回》:「那戴方巾的人,你不認的他?」
《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
方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巾 | jīn | 巾 | 3畫 | 基本字義 巾 jīn(ㄐ一ㄣ) ⒈ ?擦東西或包裹、覆蓋東西的用品,多用紡織品制成:手巾。圍巾。領巾。枕巾。餐巾。巾幗(“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指婦女,如“巾巾英雄”)。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
方 | fāng | 方 | 4畫 | 基本字義 方 fāng(ㄈㄤ) ⒈ ?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正方形.長方形 ⒉ ?數(shù)學上指某數(shù)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⒊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⒋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⒌ ?地區(qū),地域: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圓。方隅(邊疆)。方輿(指領域,亦指大地)。 ⒍ ?辦法,做法,技巧:方式。方法。教導有方。貽笑大方。 ⒎ ?種,類:變幻無方。儀態(tài)萬方。 ⒏ ?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
方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方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