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摭
- 拼音jǐ zhí
- 注音ㄐ一ˇ ㄓ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掎摭[ jǐ zhí ]
⒈ ?指摘。
例掎摭利弊。
英censure;
⒉ ?摘取。
英pluck;
引證解釋
⒈ ?指摘。
引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劉季緒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br />南朝 梁簡文帝 《與湘東王論文書》:“吾既拙於為文,不敢輕有掎摭?!?br />唐 顏真卿 《<孫逖文公集>序》:“宰相 張九齡 欲掎摭疵瑕,沉吟久之,不能易一字?!?br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同是憲章 少陵,而所造各異,駸駸乎一代之盛矣。 錢牧齋 信口掎摭,謂其摹擬剽賊,同於嬰兒學語?!?/span>
⒉ ?摘??;取得。
引唐 韓愈 《石鼓歌》:“孔子 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遺 羲 娥。”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掎摭成俳體,咨詢逮里甿?!?br />清 魏源 《擬進呈<元史新編>序》:“至於進士科舉,罷自國初。中葉屢舉屢輟,動為色目人所掎摭。 順帝 末年始一大舉行,而國將亡矣?!?/span>
國語辭典
掎摭[ jǐ zhí ]
⒈ ?指摘、批評。
引《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span>
⒉ ?摘取。
引唐·韓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span>
掎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摭 | zhí | 扌 | 14畫 | 基本字義 摭 zhí(ㄓˊ) ⒈ ?拾取,摘?。恨?。采摭。 異體字 拓 摕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pick up, gather |
掎 | jǐ | 扌 | 11畫 | 基本字義 掎 jǐ(ㄐ一ˇ) ⒈ ?拖住,牽引:掎止(從后截獲)。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 ⒉ ?發(fā)射:“機不虛掎”。 ⒊ ?古同“倚”,支撐。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扌、奇聲 English drag aside, pull; drag one foot |
掎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掎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