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
- 拼音wǔ dōu
- 注音ㄨˇ ㄉㄡ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五都[ wǔ dōu ]
⒈ ?戰(zhàn)國·齊所設的五個行政區(qū)劃。約當于其他各國的郡。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五方都會。泛指繁盛的都市。
引證解釋
⒈ ?戰(zhàn)國 齊 所設的五個行政區(qū)劃。約當于其他各國的郡。
引《戰(zhàn)國策·燕策一》:“王( 齊宣王 )因令 章子 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 燕?!?br />《史記·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br />司馬貞 索隱:“五都即 齊 也。按,臨 淄 是五都之一也。”
⒉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漢 以 洛陽、邯鄲、臨菑、宛、成都 為五都。
引《漢書·食貨志下》:“遂於 長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長安 東西市令及 洛陽、邯鄲、臨甾、宛、成都 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br />(2) 三國 魏 以 長安、譙、許昌、鄴、洛陽 為五都。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改 許縣 為 許昌縣”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長安、譙、許昌、鄴、洛陽 為五都?!?/span>
⒊ ?五方都會。泛指繁盛的都市。
引《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臣少曾遠游,周覽九土,足歷五都?!?br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自朝之聞人,以及五都之伯長群吏,皆厚其餼賂。”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span>
五都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五 | wǔ | 二 | 4畫 | 基本字義 五 wǔ(ㄨˇ) ⒈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
都 | dū dōu | 阝 | 10畫 | 基本字義 都 dū(ㄉㄨ) ⒈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⒉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⒊ ?美好:“雍容閑雅,甚都”。都麗。都雅。 ⒋ ?總:都為一集。 ⒌ ?居:“都卿相之位”。 ⒍ ?古代稱頭目、首領。 ⒎ ?姓。 其他字義 都 dōu(ㄉㄡ) ⒈ ?全,完全:都要。功課學得都不錯。 ⒉ ?表示語氣的加重:一動都不動。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ll、big city、capital 相關字詞 皆、全 造字法 形聲:從阝、者聲 |
五都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五都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