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
- 拼音cí yuán
- 注音ㄘˊ ㄩㄢˊ
- 繁體詞源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詞源[ cí yuán ]
⒈ ?語言成為(如一個詞或詞素)的歷史、來源(常包括其史前史),從該語言成分在語言中最早出現(xiàn)的記載追溯其語音、書寫和詞義的發(fā)展;追溯它從一種語言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語言的過程;分析拼成它的組成部分;鑒定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同源詞,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詞在一種有記載的或假設的祖系語言中的共同的祖?zhèn)餍问健?/p>
英etymology;
引證解釋
⒈ ?喻滔滔不絕的文詞。
引南朝 梁 沉約 《為齊竟陵王發(fā)講疏》:“而詞源海廣,理涂靈奧?!?br />唐 杜甫 《醉歌行》:“詞源倒流 三峽 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清 曾國藩 《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詩:“詞源一瀉不得休,往往巉巖雜婉孌?!?/span>
⒉ ?詞的起源。詞,指長短句。
引清 納蘭性德 《填詞》詩:“詞源遠過詩律近,擬古樂府特加潤?!?/span>
⒊ ?語詞的源頭。在舊辭書中,《辭源》在語詞溯源上有開創(chuàng)之功。
國語辭典
詞源[ cí yuán ]
⒈ ?比喻文詞層出不窮,有如水源。
引唐·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span>
⒉ ?書名。宋末張炎撰,二卷。上卷論五音十二律及宮調(diào)管色;下卷論制曲、句法、字面、虛字等。是研究宋詞音樂的重要參考書?,F(xiàn)存以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奉恩后據(jù)元鈔重刊本為最早。
⒊ ?一種探究語詞來源的工具書。
詞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源 | yuán | 氵 | 13畫 | 基本字義 源 yuán(ㄩㄢˊ) ⒈ ?水流所從出的地方:河源。泉源。發(fā)源。源遠流長。源頭。 ⒉ ?事物的根由:來源。資源。淵源。能源。起源。策源地。 ⒊ ?姓。 異體字 厵 漢英互譯 fountain、fountainhead 相關字詞 流 造字法 形聲:從氵、原聲 English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
詞 | cí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詞(詞) cí(ㄘˊ) ⒈ ?語言里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詞匯。詞書。詞典。詞句。詞序。詞組。 ⒉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詞。演講詞。誓詞。詞章。詞律(文詞的聲律)。 ⒊ ?中國一種詩體(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樂歌唱,后樂譜失傳,只按詞牌格律創(chuàng)作):詞人。詞譜。詞牌。詞調(diào)( diào )。詞韻。詞曲。 異體字 詞 ? 漢英互譯 vocable、word 造字法 形聲:從讠、司聲 English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
詞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詞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