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狄
- 拼音dí dí
- 注音ㄉ一ˊ ㄉ一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AA式
詞語解釋
狄狄[ dí dí ]
⒈ ?跳躍貌。狄,通“趯”。
引證解釋
⒈ ?跳躍貌。狄,通“趯”。
引《荀子·非十二子》:“吾語汝學者之嵬容:其冠俛,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狄狄然。”
楊倞 注:“狄,讀為‘趯’。跳躍之貌。”
狄狄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狄 | dí | 犭 | 7畫 | 基本字義 狄 dí(ㄉ一ˊ) ⒈ ?中國古族名。春秋前,長期活動于齊、魯、晉、衛(wèi)、宋、鄭等國之間,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因為他們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稱“北狄”(亦作“翟”)。 ⒉ ?秦漢以后,中國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 ⒊ ?古代最下級的官吏。 ⒋ ?有力的麋鹿。 ⒌ ?古同“翟”,樂舞所用的雉羽。 ⒍ ?姓。 造字法 形聲:從犭、火聲 English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surnam |
狄狄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狄狄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