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灰
- 拼音qì huī
- 注音ㄑ一ˋ ㄏㄨㄟ
- 繁體棄灰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棄灰[ qì huī ]
⒈ ?把灰燼棄在路上。殷代對棄灰于道者斷其手,商君對棄灰于道者處黥刑用以立威治國?!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上》:“殷之法刑棄灰于街者。子貢以為重,問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棄灰于街必掩人……雖刑之可也。且夫重罰者,人之所惡也;而無棄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無離所惡,此治之道。'”漢桓寬《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千鈞之重,人不輕舉。商君刑棄灰于道,而秦民治。”宋蘇軾《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棄灰?!被蛟恍虠壔矣诘勒撸靡员qR,以利耕戰(zhàn)。
引證解釋
⒈ ?把灰燼棄在路上。 殷 代對棄灰于道者斷其手, 商君 對棄灰于道者處黥刑用以立威治國。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殷 之法刑棄灰於街者。 子貢 以為重,問之 仲尼。
引仲尼 曰:‘知治之道也。夫棄灰於街必掩人……雖刑之可也。且夫重罰者,人之所惡也;而無棄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無離所惡,此治之道?!?br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千鈞之重,人不輕舉。 商君 刑棄灰於道,而 秦 民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棄灰?!?br />或曰刑棄灰于道者,用以保馬,以利耕戰(zhàn)。 明 張萱 《疑耀·秦法棄灰》:“秦 法,棄灰於道者棄市。此固 秦 法之苛,第棄灰何害於事,而苛酷如此?余嘗疑之,先儒未有發(fā)明者。偶閲《馬經(jīng)》,馬性畏灰,更畏新出之灰,馬駒遇之輒死,故石礦之灰,往往令馬落駒。 秦 之禁棄灰也,其為畜馬計耶?”
棄灰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棄 | qì | 廾 | 7畫 | 基本字義 棄 qì(ㄑ一ˋ) ⒈ ?舍去,扔掉:拋棄。遺棄。棄權(quán)。棄市(古代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街頭)。棄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棄養(yǎng)(父母死亡的婉辭)。棄置不顧。棄瑕錄用。 異體字 棄 漢英互譯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相關(guān)字詞 取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reject, abandon, discard |
灰 | huī | 火 | 6畫 | 基本字義 灰 huī(ㄏㄨㄟ) ⒈ ?物體燃燒后剩下的東西,經(jīng)燒制后形成的產(chǎn)品:紙灰?;覡a。洋灰?;绎w煙滅。 ⒉ ?塵土:灰塵。 ⒊ ?特指“石灰”:灰墻。灰膏。 ⒋ ?黑白之間的顏色:灰色?;屹|(zhì)(腦和脊髓的灰色部分)?;页脸?。 ⒌ ?志氣消沉:心灰意懶。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sh 造字法 會意:從火、從又 English ashes; dust; lime, mortar |
棄灰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棄灰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