鼩鼱
- 拼音qú jīng
- 注音ㄑㄨˊ ㄐ一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鼩鼱[ qú jīng ]
⒈ ?即鼱鼩。
引證解釋
⒈ ?即鼱鼩。參見“鼱鼩”。
引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三·鼠》:“鼩鼱,似鼠而小。即今地鼠也?!?br />清 黃景仁 《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jì)》詩:“天威霆奮疾復(fù)勍,鏟削虎穴薰鼩鼱?!?br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水鼠》:“水鼠,口吻尖小如鼩鼱。”
國語辭典
鼩鼱[ qú jīng ]
⒈ ?動物名。食蟲目鼴鼱科。一種形似小鼠的哺乳動物。頭部和背部呈棕褐色,腹部為棕灰色或灰白色。體被短黑毛,具有臭味,以逼退天敵。多生活在山林、田野、沼澤中,捕食昆蟲、蝸牛、蚯蚓等,也吃植物種子和谷物。
英語shrew (zoology)?
鼩鼱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鼩 | qú | 鼠 | 18畫 | 基本字義 鼩 qú(ㄑㄨˊ) ⒈ ?〔鼩鼱〕哺乳動物,毛色灰褐或灰白,形極似鼠,但吻部細(xì)而尖,穿穴地中而造巢,吃昆蟲、蚯蚓等,有益于農(nóng)作物。亦稱“鼱鼩”;古稱“鼩”或“鼱”。 異體字 |
鼱 | jīng | 鼠 | 21畫 | 基本字義 鼱 jīng(ㄐ一ㄥ) ⒈ ?〔鼩鼱〕見“鼩”。 統(tǒng)一碼 鼱字UNICODE編碼U+9F31,10進(jìn)制: 40753,UTF-32: 00009F31,UTF-8: E9 BC B1。 鼱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鼱字收錄于 現(xiàn)通表 。 |
鼩鼱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鼩鼱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