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修
- 拼音rú xiū
- 注音ㄖㄨˊ ㄒ一ㄡ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儒修[ rú xiū ]
⒈ ?賢能的儒士。
引證解釋
⒈ ?賢能的儒士。
引清 陳夢雷 《贈(zèng)臬憲于公》詩:“天意將澄濁,儒修欲返淳?!?br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采訪遺書》:“如 元 明 諸賢,以及國朝儒修,研究六經(jīng),闡明性理,潛心正學(xué),醇粹無疵者,尚不乏人?!?/span>
儒修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修 | xiū | 亻 | 9畫 | 基本字義 修 xiū(ㄒ一ㄡ) ⒈ ?裝飾,使完美:修飾。修辭。裝修。 ⒉ ?整治,恢復(fù)完美:修復(fù)。修治。修繕(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⒊ ?剪或削:修剪。 ⒋ ?興建,建造:修建。修筑。 ⒌ ?編纂,撰寫:修書。修史。修纂。 ⒍ ?(學(xué)問,品行方面)鉆研、學(xué)習(xí)、鍛煉:修學(xué)。修業(yè)。修養(yǎng)。 ⒎ ?長( cháng ),高:修長。 ⒏ ?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xué)習(xí)教義,并付諸行動(dòng):修行。修女。 ⒐ ?姓。 異體字 俢 脩 |
儒 | rú | 亻 | 16畫 | 基本字義 儒 rú(ㄖㄨˊ) ⒈ ?指讀書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識(shí)多聞的大學(xué)者)。儒林(儒者之林,舊指學(xué)術(shù)界)。儒雅(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fēng)貌)。 ⒉ ?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shí)代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一個(gè)學(xué)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術(shù)。儒學(xué)。 ⒊ ?古同“懦”,懦弱。 異體字 ? 偄 造字法 形聲:從亻、需聲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 |
儒修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儒修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