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
- 拼音shí qìng
- 注音ㄕˊ ㄑ一ㄥ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石磬[ shí qìng ]
⒈ ?一種石制的打擊樂器。
⒉ ?一種石制的耕具。
引證解釋
⒈ ?一種石制的打擊樂器。
引《禮記·樂記》“石聲磬” 唐 孔穎達 疏:“石聲磬者,石磬也。”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雅樂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編鐘各一架?!?br />唐 盧綸 《慈恩寺石磬歌》:“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六年》:“處士 蕭承訓 校定石磬,今之在縣者是也?!?/span>
⒉ ?一種石制的耕具。
引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jié):“農(nóng)業(yè)尚未十分發(fā)達,此外還有一重要的證據(jù),便是當時的耕具還是石器(如《器物圖錄》中之三石磬即是犁頭)。”
石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磬 | qìng | 石 | 16畫 | 基本字義 磬 qìng(ㄑ一ㄥˋ) ⒈ ?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懸掛。 ⒉ ?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jīng)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⒊ ?縊殺:“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 ⒋ ?古同“罄”,空,盡。 異體字 聲 殸 硜 造字法 會意 |
石 | shí dàn | 石 | 5畫 | 基本字義 石 shí(ㄕˊ) ⒈ ?構(gòu)成地殼的礦物質(zhì)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⒉ ?指石刻:金石。 ⒊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guī)勸別人的話)。 ⒋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⒌ ?姓。 其他字義 石 dàn(ㄉㄢˋ)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異體字 ? ? 鉐 漢英互譯 rock、stone、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
石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石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