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笄
- 拼音gǔ jī
- 注音ㄍㄨˇ ㄐ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骨笄[ gǔ jī ]
⒈ ?獸骨制的簪子。
引證解釋
⒈ ?獸骨制的簪子。
引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男女之際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記。及 虞 夏 之后,蓋表布內(nèi)絲,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錦尚褧而已?!?br />《隋書·禮儀志六》:“御婉及士之婦人,弔服疑衰。疑衰同笄。九族已下皆骨笄?!?br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髽》:“始死,婦人將斬衰者,去笄而纚,將齊衰者,骨笄而纚?!?/span>
國語辭典
骨笄[ gǔ jī ]
⒈ ?獸骨制成的簪釵,使婦女的髻鬟固定貫連,不致于松散墜落。
骨笄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笄 | jī | 竹 | 10畫 | 基本字義 笄 jī(ㄐ一) ⒈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fā),或插住帽子:發(fā)笄。弁笄。 ⒉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fā)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笄。笄年。 異體字 ? 筓 造字法 形聲:從竹、開聲 English hairpin; fifteen year old girl |
骨 | gǔ gū | 骨 | 9畫 | 基本字義 骨 gǔ(ㄍㄨˇ) ⒈ ?人和脊椎動(dòng)物體內(nèi)支持身體、保護(hù)內(nèi)臟的堅(jiān)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jié)。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骨干( gàn )。 ⒉ ?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 ⒊ ?指文學(xué)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qiáng)不屈的氣概)。風(fēng)骨(古典文藝?yán)碚撔g(shù)語,指文章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亦指作品的風(fēng)神骨髓)。 ⒋ ?指人 |
骨笄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骨笄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