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
- 拼音wú gōng
- 注音ㄨˊ ㄍㄨㄥ
- 繁體吳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吳公[ wú gōng ]
⒈ ?漢上蔡人。文帝時,為河南守,曾薦賈誼為博士?!妒酚洝でZ生列傳》:“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乃征為廷尉。”司馬貞索隱:“吳,姓也。史失名,故稱公。”后因以指政績突出者。
⒉ ?即蜈蚣。
引證解釋
⒈ ?漢 上蔡 人。 文帝 時,為 河南 守,曾薦 賈誼 為博士。
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皇帝 初立,聞 河南 守 吳公 治平為天下第一……乃徵為廷尉?!?br />司馬貞 索隱:“吳,姓也。史失名,故稱公?!?br />后因以指政績突出者。 唐 劉禹錫 《郡齋書懷寄河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詩:“綺季 衣冠稱鬢面, 吳公 政事副詞華?!?br />宋 陳師道 《謝傅監(jiān)》詩:“吳公 漢 庭右, 賈生 世用疎?!?/span>
⒉ ?即蜈蚣。
引《廣雅·釋蟲》:“蝍蛆,吳公也?!?br />王念孫 疏證:“吳公,一作蜈蚣?!?br />《太平御覽》卷九四六引 沉懷遠(yuǎn) 《南越志》:“綏定縣 多吳公,其大者能以氣吸蜥蜴?!?br />《太平御覽》卷九四六引 晉 劉欣期 《交州記》:“大吳公出 徐聞縣 界,取其皮可以冠皷?!?/span>
吳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吳 | wú | 口 | 7畫 | 基本字義 吳 wú(ㄨˊ) ⒈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擴(kuò)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chǎn)的一種彎刀,后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dāng)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⒉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吳下阿蒙(喻原先學(xué)識粗淺的人)。 ⒊ ?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吳語。吳牛喘月(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 ⒋ ?姓。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從口、從矢 English name of |
公 | gōng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公 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認(rèn)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國家,社會,大眾:公共。公安(社會整體的治安)。公眾。公民。公論(公眾的評論)。 ⒋ ?讓大家知道:公開。公報。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國周代指“太師”、“太傅”、“太?!保晃鳚h指“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辭,尊稱男子:海公。包公。諸公 |
吳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吳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