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筮
- 拼音méi shì
- 注音ㄇㄟˊ ㄕ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枚筮[ méi shì ]
⒈ ?謂不告其事而占卜吉兇。
引證解釋
⒈ ?謂不告其事而占卜吉兇。
引《左傳·昭公十二年》:“南蒯 枚筮之。”
杜預(yù) 注:“不指其事,汎卜吉兇?!?br />孔穎達(dá) 疏:“枚,是籌之名也……此則不告筮者以所筮之事,空下一籌而使之筮。”
枚筮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筮 | shì | 竹 | 13畫 | 基本字義 筮 shì(ㄕˋ) ⒈ ?古代用蓍草占卦:“龜為卜,策為筮”。筮仕(古人將出外做官,先占卦問吉兇。后稱初次做官為“筮仕”)。 異體字 簭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ivination with stalks of plants; divining rod |
枚 | méi | 木 | 8畫 | 基本字義 枚 méi(ㄇㄟˊ) ⒈ ?樹干:伐其條枚。 ⒉ ?古代行軍時防止士卒喧嘩的用具,狀如箸,銜在口中:“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⒊ ?馬鞭:以枚數(shù)( shù )闔(用馬鞭指點(diǎn)著數(shù)門扇)。 ⒋ ?量詞,相當(dāng)于“個”,多用于形體小的東西:一枚別針。不勝枚舉(一個一個地舉不完)。 ⒌ ?姓。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木、文聲 English stalk of shrub, trunk of tree |
枚筮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枚筮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