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
- 拼音dǎo xǐ
- 注音ㄉㄠˇ ㄒ一ˇ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倒屣[ dǎo xǐ ]
⒈ ?語(yǔ)出《三國(guó)志·魏·王粲傳》:蔡邕聽說王粲來訪,急忙出迎,把鞋子都穿倒了。形容熱情接待賓客:倒屣相迎。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倒屧”。
⒉ ?急于出迎,把鞋倒穿。 《三國(guó)志·魏志·王粲傳》:“時(shí) 邕 才學(xué)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 粲 在門,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引邕 曰:‘此 王公 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br />后因以形容熱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魯望》詩(shī):“敲門若我訪,倒屣欣逢迎?!?br />屣,一本作“屧”。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聯(lián)句》曲:“既有當(dāng)壚,毋勞倒屣,便可投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span>
⒊ ?指從坐席上匆忙避開。
引《西京雜記》卷二:“衡 邑人有言《詩(shī)》者, 衡 從之與語(yǔ),質(zhì)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倒屣[ dào xǐ ]
⒈ ?急于迎賓,將鞋子穿反了。
引《三國(guó)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聞粲在門,倒屣迎之。」
《北史·卷三四·宋繇傳》:「每聞儒士在門,常倒屣出迎,引談經(jīng)籍?!?/span>
倒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屣 | xǐ | 尸 | 14畫 | 基本字義 屣 xǐ(ㄒ一ˇ) ⒈ ?鞋:敝屣。 異體字 躧 漢英互譯 shoe 造字法 形聲:從尸、徙聲 English straw sandals or slippers that have no heel-backs |
倒 | dǎo dào | 亻 | 10畫 | 基本字義 倒 dǎo(ㄉㄠˇ) ⒈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tái)。打倒。臥倒。 ⒉ ?對(duì)調(diào),轉(zhuǎn)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cāng)。倒戈。 其他字義 倒 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轉(zhuǎn):倒立。倒掛。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轉(zhuǎn)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 ⒊ ?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 ⒌ ?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diǎn)。 異體字 到 漢英互譯 cl |
倒屣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倒屣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