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dá)觀
- 拼音dá guān
- 注音ㄉㄚˊ ㄍㄨㄢ
- 繁體達(dá)觀
- 詞性形容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達(dá)觀[ dá guān ]
⒈ ?心胸開朗,見解通達(dá)。
英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引證解釋
⒈ ?遍覽,縱觀。
引《書·召誥》:“周公 朝至于 洛,則達(dá)觀于新邑營?!?br />孔 傳:“周公 通達(dá)觀新邑所營,言周徧?!?br />《魏書·陽尼傳》:“彼八方之局促兮,殊無可以達(dá)觀。”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而達(dá)觀古今,操行不軌者多富樂。”
⒉ ?謂全面地考慮。
引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四篇:“《離騷》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極廣遠(yuǎn),評騭之語,遂亦紛繁,揚之者謂可與日月爭光,抑之者且不許與狂狷比跡,蓋一則達(dá)觀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詩教,故其裁決,區(qū)以別矣。”
⒊ ?謂一切聽其自然,隨遇而安。
引晉 陸云 《愁霖賦》:“考幽明于人神兮,妙萬物以達(dá)觀?!?br />南朝 宋 羅含 《更生論》:“達(dá)觀者所以齊死生,亦云死生為寤寐,誠哉是言!”
唐 元稹 《遣病》詩:“持謝愛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達(dá)觀,世言何足聽。”
⒋ ?謂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引巴金 《春》十九:“不過 淑華 生性達(dá)觀, 琴 看事比較透徹,又能自持,所以她們不曾淌一滴淚水?!?/span>
國語辭典
達(dá)觀[ dá guān ]
⒈ ?看透人間是非,不為喜怒哀樂所影響。
引宋·蘇軾〈贈江州景德長老〉詩:「白足高僧解達(dá)觀,安排春事滿幽欄?!?/span>
近樂觀
反悲觀
⒉ ?遍覽。
引晉·陸云〈愁霖賦〉:「放幽明于人神兮,妙萬物以達(dá)觀?!?/span>
達(dá)觀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觀 | guān guàn | 見 | 6畫 | 基本字義 觀(觀) guān(ㄍㄨㄢ) ⒈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復(fù)加)。觀風(fēng)(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fēng)俗習(xí)慣,生活狀態(tài))。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⒉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a.事物的外觀、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b.注視,瞻望)。大觀。奇觀。 ⒊ ?對事物的看法、認(rèn)識:觀點。觀念。主觀??陀^。世界觀。 其他字義 觀(觀) guàn(ㄍㄨㄢˋ) ⒈ ?道教的廟宇:白云 |
達(dá) | dá | 辶 | 6畫 | 基本字義 達(dá)(達(dá)) dá(ㄉㄚˊ) ⒈ ?通:四通八達(dá)。達(dá)德(通行天下的美德)。達(dá)人。達(dá)士(達(dá)人)。 ⒉ ?通曉:洞達(dá)。練達(dá)。 ⒊ ?遍,全面:達(dá)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不計個人的得失)。 ⒋ ?到:到達(dá)。抵達(dá)。通宵達(dá)旦。 ⒌ ?實現(xiàn):目的已達(dá)。 ⒍ ?傳出來:傳( chuán )達(dá)。轉(zhuǎn)( zhuǎn )達(dá)。 ⒎ ?得到顯要的地位:顯達(dá)。達(dá)官貴人。 ⒏ ?姓。 異體字 迏 迖 達(dá) ? 漢英互譯 express、extend、reach 造字法 形聲:從辶、大聲 English arrive at, reach;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