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
- 拼音yǔ xí
- 注音ㄩˇ ㄒ一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羽檄[ yǔ xí ]
⒈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引《史記·韓信盧綰列傳》:“陳豨 反, 邯鄲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 邯鄲 中兵耳。”
裴駰 集解:“魏武帝 《奏事》曰:‘今邊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飛羽檄之意也?!破溲?,則以鳥羽插檄書,謂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飛鳥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書,星速赴南 贛 到任?!?br />郁達夫 《庚辰元日聞南寧捷報醉胡社長宅和益吾老歲晚感懷原韻》:“羽檄連翩至,愁懷次第開?!?/span>
國語辭典
羽檄[ yǔ xí ]
⒈ ?古代軍中緊急的文書。古時征兵、征召的文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引《史記·卷九三·盧綰傳》:「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獨邯鄲中兵耳。」
《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span>
近軍書 羽書
羽檄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羽 | yǔ | 羽 | 6畫 | 基本字義 羽 yǔ(ㄩˇ) ⒈ ?鳥的毛:羽毛。羽絨。羽書。羽衣。羽扇。羽族(指鳥類)。羽旗。羽檄(羽書)。 ⒉ ?魚類或昆蟲的翅膀,道教傳說中指會飛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會飛的仙人;b.道士)。 ⒊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獵。 ⒋ ?古代五音之一,相當于簡譜“6”。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feather、plu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eather, plume; wings; rad. 124 |
檄 | xí | 木 | 17畫 | 基本字義 檄 xí(ㄒ一ˊ) ⒈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討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 call to arms 造字法 形聲:從木、敫(jī)聲 English call arms; urgency |
羽檄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