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
- 拼音nán kǒu
- 注音ㄋㄢˊ ㄎㄡ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南口[ nán kǒu ]
⒈ ?古指南方邊遠(yuǎn)地區(qū)被販賣的人。
⒉ ?地名。在北京市昌平縣西。地當(dāng)居庸關(guān)南要隘,因此得名。后魏叫下口,北齊叫夏口,元時(shí)始稱南口?!对贰ぴ藘夯鹫邆鳌匪Q鐵木真令札八兒輕騎入南口,破金人,即此地。
引證解釋
⒈ ?古指南方邊遠(yuǎn)地區(qū)被販賣的人。
引《舊唐書·憲宗紀(jì)》:“比聞 嶺南 五管 并 福建、黔中 等道,多以南口餉遺,及於諸處博易,骨肉離析,良賤難分。此后嚴(yán)加禁止?!?br />《新唐書·房啟傳》:“啟 自陳獻(xiàn)使者南口十五,帝怒,殺宦人,貶 啟 虔州 長史,死。始詔 五管、福建、黔中道 不得以口饋遺、博易。”
⒉ ?地名。在 北京市 昌平縣 西。地當(dāng) 居庸關(guān) 南要隘,因此得名。 后魏 叫 下口,北齊 叫 夏口,元 時(shí)始稱 南口?!对贰ぴ藘夯鹫邆鳌匪Q 鐵木真 令 札八兒 輕騎入 南口,破 金 人,即此地。
南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ā(ㄋㄚ) 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口 | kǒu | 口 | 3畫 | 基本字義 口 kǒu(ㄎㄡˇ) ⒈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fā)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谌魬液印?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⒋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guān)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相關(guān)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
南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南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