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體
- 拼音shí tǐ
- 注音ㄕˊ ㄊ一ˇ
- 繁體十體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十體[ shí tǐ ]
⒈ ?指十種文體。指書法的十體。指書法的十體。指十種詩體。指十種詩體。
引證解釋
⒈ ?指十種文體。
引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fù)贅,百家咸起痿。”
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
⒉ ?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⒊ ?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⒋ ?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⒌ ?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yuǎn)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十體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體 | tǐ tī | 亻 | 7畫 | 基本字義 體(體) tǐ(ㄊ一ˇ) ⒈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zhì)。體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⒉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⒋ ?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⒌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fēng)格:體裁(文學(xué)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 |
十 | shí | 十 | 2畫 | 基本字義 十 shí(ㄕˊ) ⒈ ?數(shù)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達(dá)到頂點:十足。十成。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
十體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十體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