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來
- 拼音ěr lái
- 注音ㄦˇ ㄌㄞˊ
- 繁體爾來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爾來[ ěr lái ]
⒈ ?自那時以來。
例爾來二十有一年矣?!T葛亮《出師表》
英since that time;
引證解釋
⒈ ?從那時以來。
引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后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唐 李白 《蜀道難》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 秦 塞通人煙?!?br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樓看花》詩:“爾來三十有七載,看花恍惚如游仙?!?/span>
⒉ ?近來。
引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叔舅欲飲我,社甕爾來嘗。”
宋 王安石 《收鹽》詩:“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沉其艘?!?br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爾來索居 仙臺,又復匝月?!?br />郭沫若 《東風集·再出夔門》:“一九一三年秋,第一次乘 長江 輪船,東出 夔門,經(jīng)過 三峽,爾來往返均乘飛機,與 三峽 不見者四十又八年?!?/span>
國語辭典
爾來[ ěr lái ]
⒈ ?自那時以來。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閑,爾來二十有一年矣?!?br />唐·李白〈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爾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來 | lái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來(來) lái(ㄌㄞˊ) ⒈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亦喻書信來往)。 ⒉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⒊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⒋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⒌ ?做某個動作:胡來。 ⒍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⒎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 |
爾 | ěr | 小 | 5畫 | 基本字義 爾(爾) ěr(ㄦˇ) ⒈ ?你,你的:爾父。爾輩。爾汝(你我相稱,關系密切)。爾曹(你們這些人)。爾虞我詐。 ⒉ ?如此:偶爾。不過爾爾。 ⒊ ?那,其(指時間):爾時。爾后。 ⒋ ?而已,罷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⒌ ?詞尾,相當于“地”、“然”:卓爾。率爾(輕易地)。 異體字 爾 尒 尓 漢英互譯 like so、you 相關字詞 我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you; that, those; final particle |
爾來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爾來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