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
- 拼音qū qǔ
- 注音ㄑㄨ ㄑ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屈曲[ qū qǔ ]
⒈ ?彎曲;曲折。
例畫欄屈曲。
英bend;
引證解釋
⒈ ?彎曲,曲折。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謻門曲榭,邪阻城洫”
三國 吳 薛綜 注:“冰室門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為道也?!?br />唐 李群玉 《九子坂聞鷓鴣》詩:“正穿屈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br />明 唐順之 《條陳水運(yùn)事宜》:“見 閩 浙 人舟行石罅間,屈曲無礙?!?br />宋教仁 《登韜光絕頂》詩:“徐尋屈曲徑,竟上最高峰?!?/span>
⒉ ?指事物的原委本末。
引《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餘屈曲,難以辭極也?!?/span>
⒊ ?委曲,曲意遷就。
引《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其所以務(wù)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br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萬延之 ﹞性素剛直,做了兩三處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歸?!?br />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壙志》:“余賦性偏弱,迫以飢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從俗,姑且不免?!?/span>
國語辭典
屈曲[ qū qū ]
⒈ ?彎曲的樣子。
引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瀾,世路有屈曲?!?/span>
近迂曲
反正直 伸展 伸長
⒉ ?事情的原委始末。
引《三國志·卷三十七·吳書·法正傳》:「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余屈曲,難以辭極也?!?/span>
⒊ ?委屈、遷就。
引《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諸葛謹(jǐn)傳》:「其所以務(wù)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span>
英語crooked
法語flexion, fléchir, fléchissement
屈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屈 | qū | 尸 | 8畫 | 基本字義 屈 qū(ㄑㄨ) ⒈ ?使彎曲,與“伸”相對:屈曲( qū )。屈折。屈膝。屈伸(彎曲和伸直,引申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頭,降服:屈服。屈從。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擔(dān)任某種職務(wù),常用于請人任職的客套話)。屈駕。屈己待人。 ⒋ ?理虧:屈心(虧心,昧心)。理屈詞窮。 ⒌ ?姓。 異體字 詘 漢英互譯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相關(guān)字詞 伸 造字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zhuǎn),與“直”相對: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shù)形式:曲藝。曲話。 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