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蟾
- 拼音liáng chán
- 注音ㄌ一ㄤˊ ㄔㄢˊ
- 繁體涼蟾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涼蟾[ liáng chán ]
⒈ ?指秋月。
引證解釋
⒈ ?指秋月。
引唐 李商隱 《燕臺詩·秋》:“月浪衡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疎星入?!?br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影浸涼蟾窗上見,聲敲寒雨枕邊聞。”
清 陳維崧 《百字令·己未長安中秋》詞:“坐久涼蟾猶未吐,靄靄暮云偏結(jié)?!?br />亦泛指月亮。 宋 晏幾道 《阮郎歸》詞:“箇人鞭影弄涼蟾,樓前側(cè)帽檐。”
涼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涼 | liáng liàng | 冫 | 10畫 | 基本字義 涼 liáng(ㄌ一ㄤˊ) ⒈ ?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臎?。 ⒉ ?喻灰心,失望:聽到這消息,我涼了半截。 ⒊ ?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tǒng)治者在西北地區(qū)建立的割據(jù)政權(quán):五涼(前、后、南、北、西)。 其他字義 涼 liàng(ㄌ一ㄤˋ) ⒈ ?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把開水涼一涼再喝。 異體字 涼 漢英互譯 cold、cool、disappointed 相關(guān)字詞 冷、熱 造字法 形聲:從冫、京聲 English cool, cold; disheartened |
蟾 | chán | 蟲 | 19畫 | 基本字義 蟾 chán(ㄔㄢˊ) ⒈ ?〔蟾蜍〕兩棲動物,皮上有許多疙瘩,內(nèi)有毒腺,形狀像蛙。吃昆蟲、蝸牛等,對農(nóng)業(yè)有益。俗稱“癩蛤蟆”、“疥蛤蟆”;古代稱“蟾諸”。簡稱“蟾”,如“蟾酥”(色白,可入藥)。“蟾宮”(月亮)?!绑腹稹??!绑篙啞保▓A月)?!绑篙x”、“蟾光”、“蟾魄”(均指月光)?!绑笇m折桂”(舊喻科舉考試登科)。 造字法 形聲:從蟲、詹聲 English toad |
涼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涼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