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蓍
- 拼音cóng shī
- 注音ㄘㄨㄥˊ ㄕ
- 繁體叢蓍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叢蓍[ cóng shī ]
⒈ ?叢生的蓍草。
引證解釋
⒈ ?叢生的蓍草。
引《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伏苓,上有兔絲,上有叢蓍,下有伏龜。”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序》:“虛宇遼曠,玩魚鳥而拂叢蓍,愛靜之心彰乎此矣?!?/span>
叢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蓍 | shī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蓍 shī(ㄕ) ⒈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通稱“蚰蜒草”、“鋸齒草”)。古代用其莖占卜,如“蓍龜”。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老、日聲 English milfoil, plant used in divination |
叢 | cóng | 一 | 5畫 | 基本字義 叢(叢) cóng(ㄘㄨㄥˊ) ⒈ ?聚集,許多事物湊在一起:叢生。叢聚。叢密。 ⒉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叢。草叢。叢刊。為叢驅(qū)雀(喻不善于團結(jié)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叢祠。 ⒊ ?姓。 異體字 叢 樷 藂 欉 漢英互譯 clump、cluster、fascicle、mat、plexus、retia 造字法 形聲:從一、從聲 English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
叢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叢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