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陽
- 拼音liù yáng
- 注音ㄌ一ㄡˋ 一ㄤˊ
- 繁體六陽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六陽[ liù yáng ]
⒈ ?中醫(yī)十二經(jīng)脈中,有手三陽、足三陽(陽明、太陽、少陽)六經(jīng)脈,謂之六陽。見《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六陽經(jīng)脈皆聚于頭部,故亦稱頭為六陽或六陽會首、六陽魁首。
⒉ ?古以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十一月至來年四月為陽氣上升之時,合稱六陽。
引證解釋
⒈ ?中醫(yī)十二經(jīng)脈中,有手三陽、足三陽(陽明、太陽、少陽)六經(jīng)脈,謂之六陽,見《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六陽經(jīng)脈皆聚于頭部,故亦稱頭為六陽或六陽會首、六陽魁首。
引元 李壽卿 《伍員吹簫》第三折:“有一個漁翁只為著一時意氣,自刎了六陽的那首級?!?br />明 朱有燉 《義勇辭金》第四折:“將你那血瀝瀝六陽,涴了我明滉滉鋼刀?!?/span>
⒉ ?古以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十一月至來年四月為陽氣上升之時,合稱六陽。
引《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唐 孔穎達 疏:“天地之氣謂之陰陽,一年之中或升或降。故圣人作象,各分為六爻,以象十二月。陽氣之升,從十一月為始,陽氣漸升,陰氣漸下;至四月,六陽皆升,六陰皆伏。至五月,一陰初升,陰氣漸升,陽氣漸伏;至十月,六陰盡升,六陽盡伏?!?br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之一:“斗杓旋子,月當三統(tǒng)之先;昴宿殷宵,序屬六陽之始?!?/span>
六陽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陽 | yáng | 阝 | 6畫 | 基本字義 陽(陽) 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與“陰”相對: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二氣。圖形:?(U+268A)。 ⒊ ?指“太陽”:陽光。陽面。陽歷。向陽。夕陽。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陽(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陽(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溫暖:陽春。 ⒍ ?外露的,明顯的:陽溝。陽奉陰違。 ⒎ ?凸出的:陽文圖章。 ⒏ ?關于活人的:陽間(人世間 |
六 | liù lù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數(shù)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jù)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a.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藝;b.六經(jīng))。六欲(佛教名詞,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六陽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六陽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