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事
- 拼音tīng shì
- 注音ㄊ一ㄥ ㄕˋ
- 繁體聽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聽事[ tīng shì ]
⒈ ?處理政事。
英manage affairs;
⒉ ?大廳(多指官署中的)。也作“廳事”
例聽事前僅容旋馬?!巍に抉R光《訓(xùn)儉示康》
聽事誠隘。
聽事已寬。
英hall; office; court-room;
引證解釋
⒈ ?謂聽命行事。
引《禮記·少儀》:“適有喪者曰比、童子曰聽事?!?br />孔穎達(dá) 疏:“童子未成年,雖往適它喪,不敢以成人為比方,但來聽主人以事見使?!?br />《左傳·襄公三十年》:“穆叔 問 王子圍 之為政何如。對曰:‘吾儕小人食而聽事,猶懼不給命,而不免於戾,焉與知政?’”
⒉ ?猶治事。
引《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聽事,羣臣受決事,悉於 咸陽宮?!?br />《漢書·宣帝紀(jì)》:“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br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寑兵,不聽事五日。”
⒊ ?廳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廳。
引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郴 還聽事,思惟良久?!?br />《晉書·陶侃傳》:“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br />《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二年》:“勒 升其聽事, 浚 乃走出堂皇, 勒 眾執(zhí)之。”
胡三省 注:“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 漢 晉 皆作聽事, 六朝 以來乃始加‘廣’作‘廳’?!?br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四:“江蘇 藩署聽事縣一額云:報朝廷某事,榮父母某事,寬百姓幾分,愛子孫幾分。”
國語辭典
聽事[ tìng shì ]
⒈ ?治理政事。也作「聽政」。
引《漢書·卷八·宣帝紀(jì)》:「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span>
聽事[ tīng shì ]
⒈ ?處理政事,判斷是非曲直。
引《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閣思過?!?/span>
⒉ ?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私人住宅大廳也沿用此稱。南朝宋·劉義慶也作「廳事」。
引《世說新語·政事》:「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后猶濕。」
聽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聽 | tīng | 口 | 7畫 | 基本字義 聽(聽) tīng(ㄊ一ㄥ) ⒈ ?用耳朵接受聲音:聽力。聽寫。聽覺。聆聽。洗耳恭聽。 ⒉ ?順從,接受別人的意見:言聽計從。 ⒊ ?任憑,隨:聽任( rèn )。聽?wèi){。聽之任之。 ⒋ ?治理;判斷:聽訟(審理案件)。聽政。 ⒌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飲料等:一聽可口可樂。 異體字 聽 聴 聼 漢英互譯 audition、hear、let、listen to、obey 造字法 形聲:從口、斤聲 English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
事 | shì | 亅 | 8畫 | 基本字義 事 shì(ㄕˋ) ⒈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和活動:事情。事件。事業(yè)。 ⒉ ?變故:事故(出于某種原因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傷等)。事端。 ⒊ ?職業(yè):謀事(指找職業(yè))。 ⒋ ?關(guān)系和責(zé)任:你走吧,沒你的事了。 ⒌ ?辦法:光著急也不是事兒,還得另找出路。 ⒍ ?做,治:不事生產(chǎn)。無所事事。 ⒎ ?服侍:事父母。 異體字 ? 亊 叓 剚 漢英互譯 accident、affair、be engaged in、business、job、matter、work、case、thing 造字法 形聲:從史 |
聽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聽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