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
- 拼音yī pài
- 注音一 ㄆㄞ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一派[ yī pài ]
⒈ ?一條支流;一條水流。
例一派死水。
英tributary;
⒉ ?一個流派;一個派別。
例中立的一派。
英school;
⒊ ?一片;一陣。
例一派謊言。
英a crop of;
引證解釋
⒈ ?一條支流;一條水流。
引唐 劉威 《黃河賦》:“惟天河之一派,獨殊類於百川。”
《宋史·河渠志四》:“內(nèi)庭池籞既多,患水不給,又於西南水磨引 索河 一派,架以石渠絶 汴,南北筑堤,導(dǎo)入 天源河 以助之?!?br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吾 閩 建安 一派溪源,自 武夷 九曲 來,一瀉千里,清可以鑒。”
葉圣陶 《倪煥之》二五:“污濁的血固然污濁了,清新的血也漸變陳舊,紅殷殷的,象一派死水?!?/span>
⒉ ?一個流派;一個派別。
引《朱子語類》卷九四:“程子 承 周子 一派,都是太極中發(fā)明?!?br />梁啟超 《生計學(xué)學(xué)說沿革小史》第四章:“其間又有一派,則文士及哲學(xué)家……欲衍 柏拉圖 之共產(chǎn)主義,建理想的邦國。”
⒊ ?謂一類。
引毛澤東 《論人民民主專政》:“洪秀全、康有為、嚴(yán)復(fù) 和 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span>
⒋ ?猶一片;一陣。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言語等。
引宋 戴復(fù)古 《靜齋張敏則舍人贈詩因用其韻為酬》:“胸次詩書一派清,學(xué)如耕稼到秋成?!?br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之二:“一派春煙澹不收,漁家已許借扁舟?!?br />元 薩都剌 《上雜京詠》之一:“一派蕭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風(fēng)?!?br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那兩個漢子道:‘小人并沒此事,都是一派胡言。’”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六:“忽然間,一派急閃才過去,挨屋炸起一聲落地雷?!?/span>
國語辭典
一派[ yī pài ]
⒈ ?具有相同特征的一個類別或宗派。
引《朱子語類·卷九四·通書》:「程子承周子一派,都是太極中發(fā)明?!?br />《紅樓夢·第二回》:「所以方才你一說這寶玉,我就猜著了八九亦是這一派人物?!?/span>
⒉ ?一片。
引《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方暢飲酣歌,忽聽甚處風(fēng)送一派樂聲響喨?!?br />《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只聽背后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后兩邊蘆葦亦著?!?/span>
例如:「一派胡言」、「一派斯文」。
近一片
一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fù)。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派 | pài | 氵 | 9畫 | 基本字義 派 pài(ㄆㄞˋ) ⒈ ?水的支流:九派(指長江支流之多)。 ⒉ ?一個系統(tǒng)的分支:派系。派別。派性。黨派。 ⒊ ?作風(fēng),風(fēng)度:正派。氣派。派勢。派頭。 ⒋ ?分配,指定:派赴。派駐。派遣。委派。 ⒌ ?指摘:派不是。 ⒍ ?量詞(①用于派別,如“兩派的意見爭論不休”;②用于景色、氣象、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國風(fēng)光”)。 異體字 沠 漢英互譯 appoint、clique、dispatch、faction、group、pie、school、send、 |
一派的近義詞
一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