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氣
- 拼音tàn qì
- 注音ㄊㄢˋ ㄑ一ˋ
- 繁體嘆氣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嘆氣[ tàn qì ]
⒈ ?舒發(fā)心中憤郁之氣。
英sigh; heave a sigh;
引證解釋
⒈ ?舒發(fā)心中憤郁之氣。
引晉 潘尼 《送盧景宣》詩:“嘆氣從中發(fā),灑淚隨襟頽?!?br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 何玉鳳 ﹞想到這里,不禁長嘆了口氣。 張金鳳 道:‘姐姐嘆氣,也當不了説話?!?br />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長氣,發(fā)出聲音。 《水滸傳》第十六回:“那十個廂禁軍雨汗通流,都嘆氣吹噓,對老都管説道:‘我們不幸,做了軍健……我們直恁地苦!’”
《蕩寇志》第七八回:“蔡京 不做聲,搖著頭只是嘆氣。”
丁玲 《水》:“他們不住的走去走來,不住的要嘆氣,心被不安和憐憫凍住?!?/span>
國語辭典
嘆氣[ tàn qì ]
⒈ ?呼出長氣,以舒散心中的煩悶和悲傷。
引《紅樓夢·第六〇回》:「探春便嘆氣說:『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太肯動氣了?!弧?/span>
近太息 嘆息
嘆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嘆 | tàn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嘆(嘆) tàn(ㄊㄢˋ) ⒈ ?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嘆氣。嘆息。悲嘆。嘆惋。長吁短嘆。 ⒉ ?因高興、興奮、激動而發(fā)出長聲:嘆賞。嘆服。贊嘆。嘆觀止矣(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⒊ ?吟詠:詠嘆。一唱三嘆。 異體字 又 嘆 歎 漢英互譯 acclaim、praise、sigh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igh, admire |
氣 | qì | 氣 | 4畫 | 基本字義 氣(氣) qì(ㄑ一ˋ) ⒈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⒉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⒊ ?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xiàn)象:氣候。氣溫。氣象。 ⒋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⒌ ?人的精神狀態(tài):氣概。氣節(jié)。氣魄。氣派。氣餒。 ⒍ ?怒,或使人發(fā)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 shèng )。忍氣吞聲。 ⒎ ?欺壓:受氣。 ⒏ ?中醫(y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fā)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 ⒐ ?中醫(yī) |
嘆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