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
- 拼音jīng shī
- 注音ㄐ一ㄥ ㄕ
- 繁體京師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京師[ jīng shī ]
⒈ ?帝王的都城。
例自京師來?!啤ち谠读?xùn)|集》
元濟詣京師。——《資治通鑒·唐紀》
赴舉京師?!巍ず小盾嫦獫O隱叢話》
自京師乘風(fēng)雪。——清·姚鼐《登泰山記》
英capital (of a country);
引證解釋
⒈ ?一說, 陜西 鳳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師,周文、武 建都于此,統(tǒng)名之曰“京師”。見 清 顧炎武 《肇域志》。一說, 陜西 鳳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師,周文、武 建都于此,統(tǒng)名之曰“京師”。見 清 顧炎武 《肇域志》。
引《詩·大雅·公劉》:“京師 之野,于時處處。”
馬瑞辰 通釋:“京 為 豳國 之地名…… 吳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師者,都邑之稱,如 洛邑 亦稱 洛師 之類。’其説是也?!?br />“京師”之稱始此。后世因以泛稱國都。 《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br />《史記·儒林列傳》:“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內(nèi)及外?!?br />唐 韓愈 《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京師者,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span>
⒉ ?天子的軍隊。
引《左傳·莊公十一年》:“京師敗,曰王師敗績于某?!?/span>
⒊ ?指朝廷。
引《史記·吳王濞列傳》:“京師知其以子故稱病不朝,驗問實不病,諸 吳 使來,輒繫責(zé)治之?!?/span>
國語辭典
京師[ jīng shī ]
⒈ ?首都。
引《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br />《三國演義·第二回》:「便發(fā)檄至各鎮(zhèn),召赴京師?!?/span>
近都門 轂下 京都 京華 京城
京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師 | shī | 巾 | 6畫 | 基本字義 師(師) shī(ㄕ) ⒈ ?教人的人:老師。導(dǎo)師。師傅。師生。師徒。師德。良師益友。好( hào )為人師。 ⒉ ?擅長某種技術(shù)的人:工程師。醫(yī)師。技師。 ⒊ ?效法:師法古人。 ⒋ ?榜樣:師范。 ⒌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guān)系產(chǎn)生的:師母。師兄。師弟。師妹。 ⒍ ?對和尚或道士的尊稱:法師。禪師。 ⒎ ?軍隊:會師。出師。 ⒏ ?軍隊的編制單位,團或旅的上一級:師長。師座。 ⒐ ?一國的首都:京師。 ⒑ ?姓。 異體字 師 漢英互譯 divi |
京 | jīng | 亠 | 8畫 | 基本字義 京 jīng(ㄐ一ㄥ) ⒈ ?國都(現(xiàn)特指中國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華(因京都是文物、人才匯集的地方,所以稱京都為“京華”)。京畿(國都和國都附近的地方)。京劇。京師(首都的舊稱)。京繡。京菜。 ⒉ ?大。 ⒊ ?古代數(shù)名,指一千萬,亦指一億兆。 ⒋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京族。 ⒌ ?姓。 異體字 亰 漢英互譯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Beij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apital city |
京師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