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
- 拼音yǎo chūn
- 注音一ㄠˇ ㄔㄨㄣ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咬春[ yǎo chūn ]
⒈ ?舊時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餅和生蘿卜的習俗,稱為“咬春”。
引證解釋
⒈ ?舊時北方 京 津 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餅和生蘿卜的習俗,稱為“咬春”。
引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曰咬春?!?br />清 吳偉業(yè) 《琵琶行》詩:“穿宮近侍拜長秋,咬春燕九陪游燕?!?br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br />馬南邨 《燕山夜話·今年的春天》:“有的人家每個人還要咬一口生夢卜,叫做‘咬春’,以預防疾病?!?/span>
國語辭典
咬春[ yǎo chūn ]
⒈ ?北京立春日食生蘿卜的習俗。
引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span>
咬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咬 | yǎo | 口 | 9畫 | 基本字義 咬 yǎo(一ㄠˇ) ⒈ ?上下牙對住,壓碎或夾住東西:咬嚙。咬噬。咬緊牙關。 ⒉ ?鉗子等夾住或螺絲齒輪等卡?。阂Ш?。咬住扣。 ⒊ ?喻話說定了不再改變,亦指受責難或審訊時拉扯不相關的人:一口咬定。亂咬好人。 ⒋ ?狗叫:雞叫狗咬。 ⒌ ?正確地讀字音,亦指過分地計較字句的意義:咬字兒。咬文嚼字(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諷刺死摳字眼兒而不領會精神實質)。 ⒍ ?追趕進逼:雙方比分咬得很緊。 異體字 ? 嚙 齩 漢英互譯 b |
春 | chūn | 日 | 9畫 | 基本字義 春 chūn(ㄔㄨㄣ) 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nóng)歷正月至三月)。春節(jié)。春色。春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d.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魯國的《春秋》。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e.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⒉ ?兩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懷春。 ⒊ ?生機:大地回春。 ⒋ ?姓。 異體字 ? ? 旾 萅 漢英 |
咬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咬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