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鹿
- 拼音pū lù
- 注音ㄆㄨ ㄌㄨˋ
- 繁體撲鹿
- 詞性擬聲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撲鹿[ pū lù ]
⒈ ?亦作“撲漉”。
⒉ ?象聲詞。形容拍翅聲。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撲漉”。象聲詞。形容拍翅聲。
引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十:“擊楫去,本無機(jī),驚起鴛鴦?chuàng)渎癸w?!?br />宋 陸游 《自妙相歸將至杜浦堰舟中作》詩:“蒼茫林靄滅,撲漉水禽驚?!?br />元 歐陽玄 《逢江易藝芳干賦芳洲》:“王孫斗草歸來晚,撲漉鴛鴦帶水飛?!?/span>
國語辭典
撲鹿[ pū lù ]
⒈ ?狀聲詞。形容鳥拍翅的聲音。宋·楊萬里〈昭君怨·偶聽松梢撲鹿〉詞:「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挂沧鳌笓滗酢?。
撲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撲 | pū | 扌 | 5畫 | 基本字義 撲(撲) pū(ㄆㄨ) ⒈ ?輕打,拍:撲粉。撲蠅。撲打。 ⒉ ?擊拂的用具:粉撲。 ⒊ ?沖:撲滅。撲救。 ⒋ ?相搏擊:相撲。撲跌。 ⒌ ?跌倒:撲地。 ⒍ ?伏:撲在桌上看書。 ⒎ ?杖,戒尺,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 異體字 ? 攴 揊 撲 擈 漢英互譯 attack、flap、pounce on、rush at、snap、throw oneself on 造字法 形聲:從扌、卜聲 English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
鹿 | lù | 鹿 | 11畫 | 基本字義 鹿 lù(ㄌㄨˋ) ⒈ ?哺乳動物,四肢細(xì)長,尾短。雄鹿頭上有樹枝狀的角。毛多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條紋。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馬鹿等。 ⒉ ?方形的糧倉:“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⒊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⒋ ?姓。 異體字 廘 ? 漢英互譯 de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
撲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撲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