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
- 拼音dà qū
- 注音ㄉㄚˋ ㄑㄨ
- 繁體大麴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大曲[ dà qū ]
⒈ ?釀造白酒用的一種曲。
英yeast for making hard liquor;
⒉ ?用大曲釀造的一種白酒。
英a hard liquor made with such yeast;
引證解釋
⒈ ?見“大屈”。
⒉ ?古代歌曲的一種。 《宋書·樂志三》著錄有大曲十五曲,多用流傳的詩篇配樂,增減字句,以合音節(jié)。 唐 宋 大曲,系由同一宮調的若干“遍”組成的成套樂舞。 唐 大曲多以詩句入樂迭唱,《樂府詩集》收有殘篇。 宋 大曲則為詞體,系長篇敘事歌曲,歌舞結合。如 董穎 《薄媚·西子詞》、 曾布 《水調歌頭·馮燕傳》等。大曲同 宋 元 戲曲音樂有淵源關系。
⒊ ?大麯:釀造白酒用的一種曲。亦稱用大曲釀造的一種白酒。
例如:瀘州大曲、綿竹大曲。
國語辭典
大曲[ dà qǔ ]
⒈ ?樂曲名。由漢、魏至唐、宋間漸漸發(fā)展而成的一種大型歌舞樂曲。淵源于漢、魏時代的相和歌及清商曲,宋書卷二十樂志三載有大曲和歌詞。唐大曲多以詩篇配樂疊唱,而宋大曲的歌詞則以詞為主。
⒉ ?武器名。古代一種弓的名稱。也作「大屈」。
大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形式:曲藝。曲話。 ⒉ |
大 | dà dài tài | 大 | 3畫 | 基本字義 大 dà(ㄉㄚˋ)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 |
大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大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