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
- 拼音fú lù
- 注音ㄈㄨˊ ㄌㄨˋ
- 繁體符籙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符箓[ fú lù ]
⒈ ?亦作“符錄”。道教所傳秘密文書符和箓的統(tǒng)稱。道士巫師所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相傳可以役鬼神,辟病邪。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符錄”。 道教所傳秘密文書符和箓的統(tǒng)稱。一本作“符録”。
引《北史·魏紀(jì)二·顯祖獻(xiàn)文帝》:“﹝ 天安 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壇,親受符籙。”
《隋書·經(jīng)籍志四》:“符録十七部,一百三卷……籙皆素書,紀(jì)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cuò)在其間?!?br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道釋科教·符箓》:“《龍魚河圖》曰:‘天遣 玄女 下授 黃帝 兵信神符,制伏 蚩尤?!饵S帝出軍決》曰:‘ 蚩尤 無道,帝討之。夢(mèng) 西母 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壇而請(qǐng),有玄魚銜符從水中出,置之壇中?!w自是始傳符籙也。”
⒉ ?道士巫師所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相傳可以役鬼神,辟病邪。
引《舊唐書·方伎傳·葉法善》:“法善 少傳符籙,尤能厭劾鬼神?!?br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西山活佛》:“乾隆 乙巳、丙午間,有 順義 民婦 張氏 善醫(yī)術(shù),兼工符籙祈禱之事?!?/span>
國(guó)語辭典
符箓[ fú lù ]
⒈ ?一種道家用來役使鬼神的神秘文字。
引《魏書·卷六·顯祖紀(jì)》:「辛亥,帝幸道壇,親受符箓;曲赦京師?!?br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span>
符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箓 | lù | 竹 | 14畫 | 基本字義 箓(籙) lù(ㄌㄨˋ) ⒈ ?帝王自稱其所謂天賜的符命之書,作為御制天下的憑證。 ⒉ ?簿籍:鬼箓。 ⒊ ?道教記載上天神名的書。 異體字 簏 籙 造字法 形聲:從竹、錄聲 English book |
符 | fú | 竹 | 11畫 | 基本字義 符 fú(ㄈㄨˊ) ⒈ ?古代朝廷傳達(dá)命令或征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虎符。符信。符節(jié)。 ⒉ ?代表事物的標(biāo)記、記號(hào):符號(hào)。音符。 ⒊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⒋ ?道士畫的驅(qū)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hù)身符。 ⒌ ?古代稱祥瑞的征兆:符瑞。符應(yīng)( yìng )(指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yīng))。 ⒍ ?姓。 異體字 苻 漢英互譯 accord with、symbol 造字法 形聲:從竹、付聲 English i.d. tag, tally, symbol, charm |
符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符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