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
- 拼音zì shì
- 注音ㄗˋ ㄕˋ
- 詞性副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然是。
例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英naturally; of course;
⒉ ?自以為是。
例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英self-conceited;
⒊ ?從此。
英from now on; from then on; henceforth; thereupon;
引證解釋
⒈ ?自以為是。
引《老子》:“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br />《呂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誹。”
唐 韓愈 《伯夷頌》:“彼獨(dú)非圣人而自是如此?!?br />清 孫嘉淦 《三習(xí)一弊疏》:“驕泰即自是之謂也。”
⒉ ?自然是;原來是。
引唐 杜甫 《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br />唐 李商隱 《咸陽》詩:“自是當(dāng)時(shí)天帝醉,不關(guān) 秦 地有山河?!?br />宋 陸游 《讀近人詩》詩:“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險(xiǎn)尤傷氣骨多。”
董必武 《吊趙一曼烈士》詩:“自是 中華 好兒女, 珠河 血跡史千秋?!?/span>
⒊ ?從此。
引《國語·周語上》:“自是荒服者不至。”
《史記·儒林列傳》:“自是之后,言《詩》於 魯 則 申培公,於 齊 則 轅固生,於 燕 則 韓太傅?!?br />《北史·后妃傳上·魏宣武靈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緩,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貪惏?!?br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自是師行三十餘年,死者無數(shù)?!?/span>
⒋ ?猶只是。
引唐 崔涂 《春夕旅懷》詩:“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zhēng)?”
國語辭典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以為是。
引《老子·第二四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⒉ ?從此。
引《文選·曹冏·六代論》:「自是之后,齊分為七,趙分為六?!?br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自是始有應(yīng)務(wù)之跡,生民屬心矣?!?/span>
⒊ ?自然是。
引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br />《紅樓夢(mèng)·第一四回》:「鳳姐見昭兒回來,因當(dāng)著人未及細(xì)問賈璉,心中自是記掛。」
自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自 | zì | 自 | 6畫 | 基本字義 自 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滿。自詡。自餒。自重( zhòng )。自尊。自謙。自覺( jué )。自疚。自學(xué)。自圓其說。自慚形穢。自強(qiáng)不息。 ⒉ ?從,由:自從。自古以來。 ⒊ ?當(dāng)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滅。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nèi)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rom、since、oneself、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
是 | shì | 日 | 9畫 | 基本字義 是 shì(ㄕˋ) ⒈ ?表示解釋或分類:他是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 ⒉ ?表示存在:滿身是汗。 ⒊ ?表示承認(rèn)所說的,再轉(zhuǎn)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太長(zhǎng)了。 ⒋ ?表示適合:來的是時(shí)候。 ⒌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兒他都肯干。 ⒍ ?用于問句:他是走了嗎? ⒎ ?加重語氣,有“的確”、“實(shí)在”的意思:天氣是冷。 ⒏ ?對(duì),合理,與“非”相對(duì):是非。他說的是。實(shí)事求是。 ⒐ ?認(rèn)為對(duì):是古非今。各行 |
自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