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
- 拼音shí kè
- 注音ㄕˊ ㄎㄜ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石刻[ shí kè ]
⒈ ?刻著文字、圖畫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英carved stone;
⒉ ?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圖畫。
英stone inscription;
引證解釋
⒈ ?刻有文字、圖畫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畫的拓本。
引《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作 瑯邪臺(tái),立石刻,頌 秦 德,明得意。”
宋 黃庭堅(jiān) 《書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br />金 元好問 《濟(jì)南雜詩(shī)》之五:“石刻燒殘讌集辭,雄樓杰觀想當(dāng)時(sh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四·讀書臺(tái)》:“濟(jì)南 近有人耕田間,掘得‘讀書臺(tái)’三字石刻?!?br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連環(huán)圖畫”辯護(hù)》:“宋 人的《唐風(fēng)圖》和《耕織圖》,現(xiàn)在還可找到印本和石刻?!?/span>
⒉ ?鐫雕石制品。
引《人民日?qǐng)?bào)》1959.9.19:“有些技藝精湛的石刻藝人,只能背上幾塊石頭,天涯海角到處流浪?!?/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石刻[ shí kè ]
⒈ ?刻有文字或圖畫的碑碣、崖壁等。
引《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作瑯邪臺(tái),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br />金·元好問〈濟(jì)南雜詩(shī)〉:「石刻燒殘?集辭,雄樓杰觀想當(dāng)時(shí)。」
英語(yǔ)stone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德語(yǔ)Steinschnitzerei, Steingravur (S)?
法語(yǔ)gravure, inscription en pierre, pierre taillée
石刻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刻 | kè | 刂 | 8畫 | 基本字義 刻 kè(ㄎㄜˋ) ⒈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淌?。刻字??贪濉?讨矍髣Α?⒉ ?古代用漏壺記時(shí),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jì)時(shí),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diǎn)一刻。 ⒊ ?時(shí)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shí)間)。時(shí)刻??滩蝗菥彙?⒋ ?形容程度極深:深刻??桃?。刻骨(感受深切入骨)??炭?。 ⒌ ?不厚道:刻毒??瘫?。尖刻??量獭?⒍ ?同“克”。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aracter、chisel 造字法 形聲:從刂、亥聲 English carve, |
石 | shí dàn | 石 | 5畫 | 基本字義 石 shí(ㄕˊ) ⒈ ?構(gòu)成地殼的礦物質(zhì)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⒉ ?指石刻:金石。 ⒊ ?指古代用來(lái)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guī)勸別人的話)。 ⒋ ?中國(guó)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⒌ ?姓。 其他字義 石 dàn(ㄉㄢˋ) ⒈ ?中國(guó)市制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異體字 ? ? 鉐 漢英互譯 rock、stone、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
石刻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石刻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