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召
- 拼音yìng zhào
- 注音一ㄥˋ ㄓㄠˋ
- 繁體應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應召[ yìng zhào ]
⒈ ?受人的召喚或召見。
英accept the call;
引證解釋
⒈ ?接受召見。 《漢書·平當傳》:“上使使者召,欲封 當。
引當 病篤,不應召。”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卓 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br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二:“平常的‘召見’大抵是在兩三天前由交際處來一通知,屆時前往應召。”
國語辭典
應召[ yìng zhào ]
⒈ ?接受征召。
引《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上使使者召,欲封當。當病篤,不應召。」
⒉ ?接受召喚。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急傳旨,宣召葉尊師,法善應召而至。」
應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應 | yīng yìng | 廣 | 7畫 | 基本字義 應(應) yīng(一ㄥ) ⒈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 fèn )。應有盡有。 ⒉ ?回答:答應。喊他不應。應承。 ⒊ ?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 ⒋ ?姓。 其他字義 應(應) yìng(一ㄥˋ) ⒈ ?回答或隨聲相和:應答。呼應。應對(答對)。應和( hè )。反應(a.化學上指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性質和成分與原來不同的新物質;b.人和動物受到刺激而發(fā)生的活動和變化;c.回響,反響)。 |
召 | zhào shào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召 zhào(ㄓㄠˋ) ⒈ ?召喚:召集。召見。 ⒉ ?召致,引來:召禍。召人怨。 其他字義 召 shào(ㄕㄠˋ) ⒈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國陜西省岐山縣西南。(三)姓氏。 異體字 邵 漢英互譯 call together、convene、summon 造字法 形聲:從口、刀聲 English imperial decree; summon |
應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應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