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寺
- 拼音shěng sì
- 注音ㄕㄥˇ ㄙ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省寺[ shěng sì ]
⒈ ?古代朝廷“省”、“寺”兩類官署的并稱。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朝廷“省”、“寺”兩類官署的并稱。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
引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xué)適洪吉州》詩:“高歌卿相宅,文翰飛省寺。”
唐 元稹 《告贈皇祖祖妣文》:“始兵部賜第於 靖安里,下及 天寳,五世其居,冕昪駢比,羅列省寺?!?br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朝廷闢西苑,廣御池,而尚書無廳事,郎曹無本局,九寺、三監(jiān)寓天街之兩廊,禮部試士或就 武成王廟,是豈太平之制度邪!望別修省寺,用列職官?!?/span>
省寺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寺 | sì | 寸 | 6畫 | 基本字義 寺 sì(ㄙˋ) ⒈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于現(xiàn)代的禮賓司)。 ⒉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 guàn )。 ⒊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jīng)的地方:清真寺。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temple、joss house 造字法 形聲:從寸、之聲 English court, office; temple, monastery |
省 | shěng xǐng | 目 | 9畫 | 基本字義 省 shěng(ㄕㄥˇ) ⒈ ?地方行政區(qū)域:省份。省會。 ⒉ ?節(jié)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⒊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⒋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ǎ幔簳x開始設(shè)置,總管國家政務(wù),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shè)“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書省”兼管“尚書省”的職權(quán),權(quán)更重,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xiàn)在“省”的來歷)。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 |
省寺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省寺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